三天竺法镜讲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风景胜地,坐落杭州天竺山莲花峰下,占地面积43亩,历史悠久,寺院首创于东晋,兴盛于唐宋,为天台宗道场,自隋唐以来,高僧辈出,经历代兵火之厄,屡兴屡废,历代住持勉力修复。
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印度高僧慧理禅师在飞来峰南开辟“翻经院”。隋开皇十五年,扩建翻经院,改称“南天竺寺”。早期法镜讲寺,人杰地灵,昔日雄风,于斯可见。隋唐以来,祖道中兴,龙象迭起,贞观法师研读三藏,研习天台教观,传播天台。道标法师人称“西岭和尚”,遵式“慈云大师”,深悦圣心,住持法镜,大扇宗风,门庭光大。旧有古道,分居左右山麓,跨路而建,凡临幸翻经院,皆经于此,唐诗有:《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明洪武初,天竺与灵隐寺“划疆分道”,山门迁于中天竺寺桥(宝掌桥)之东。尚有遗址存焉。
法镜讲寺为杭州市佛教协会市属寺院,山门两侧分别建有钟鼓楼,沿中轴线有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殿,两侧围以廊庑、客堂、挂单寮、僧寮、方丈楼、地藏殿、藏经楼、香林茶苑建筑群体,院内有两株历经数百年的樟树,枝叶茂盛、阴覆半院。
法镜讲寺在住持智圆法师的率领下,坚持以戒为师,注重戒律的修学和行持,大众常年持诵《妙法莲华经》,半月布萨,结夏安居,僧团和合共住,并于2000年12月、2013年9月、2018年4月,三次举办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2010年评为全国创建和谐寺院先进,2013年评选为四级宗教活动场所,2014年评选为五级宗教活动场所,从而使法镜讲寺成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活动有序的佛教女众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