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南佛国 市属场所

杭州永福寺

编辑:佛协办公室
2025-10-11

t2.jpg

永福寺位于“东南佛国”——杭州灵隐景区之中,背卧北山石笋峰形胜,仰二峰分势而合、俯三涧萦流而汇,峰拥翠华、群峦环拱,一览西湖千顷烟波,自古向称“钱塘第一福地”。和灵隐、下天竺一样,永福寺同为西印度高僧慧理禅师开山创建,后晋天福二年,吴越王钱元瓘增建普圆院,更名资岩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正式敕赐额为永福寺,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

南宋咸亨年间(1265—1274),宋度宗之母隆国夫人据永福寺为香火院,并斥资扩建,宏规巧构,丹雘相辉,碧光琉璃瓦覆盖于顶,永福寺乃成南宋皇家园林寺院。

清康熙十年(1671),东皋心越禅师移住永福,五年后,应邀东渡日本,弘传曹洞宗并创寿昌派禅法,同时传授琴学与书画篆刻艺术,在日本佛教及艺术界均享有盛誉。

2001年,根据杭州市政府90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恢复重建并于2003年6月正式动工。2005年4月22日,经浙江省民宗委批准,恢复永福寺为宗教活动场所。

永福寺历代名僧辈出,其中明末清初的心越禅师东渡扶桑,传授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世琴学之祖”和“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为丕振宗风,永福寺多年来热心收集流失海外的禅宗高僧墨迹,涉及费隐通容、隐元隆琦、木庵性瑫、即非如一、东皋心越、独立性易、高泉性潡等禅师大德,常年在永福寺文景阁举办明末清初高僧墨迹展,并分别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浦江美术馆等地举办高僧墨迹展。中央统战部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5月19日经中国佛教协会申报,中央统战部办公厅批准,杭州设立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并于6月21日在永福寺揭牌。

永福寺占地百余亩,建筑群落依山而起,拥有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等五个独立的院落,其主体建筑有七佛塔、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心越纪念堂、梵籁堂、文景阁、福星阁、海日楼等。

永福寺为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以院落为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寺院对称式格局,将佛教的文化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院落依山而建,古树名木与园林景观相映成趣,春季樱花飞雪,夏季绿草如茵,秋来丹枫似火,冬至寒梅傲霜。寺内金沙、银沙二泉汇成一条蜿蜒的溪流,由上至下贯穿寺院,给清幽的寺院平添了一份灵动,沿着翠竹绿树掩映的回环石路拾级而上,亭榭梵宫在丛林雾霭之中若隐若现,正如寺内楹联所言:身好比闲云,月影曦光堪见性 ,心若同流水,松风竹色共忘机。

近来,《唐山大地震》、《中国古代宫殿》、《爱情麻辣烫》、《锵锵行天下》摄制组先后到永福寺采访拍摄,被誉为杭州最美的寺院,并于2010年获得了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颁发的“省风景建设佳作奖”。浙江省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