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南佛国 区县场所

建德玉泉寺

编辑:佛协办公室
2025-10-11

玉泉寺.jpg

玉泉寺,原名玉泉庵,位于乌龙山腹,因寺傍流泉飞瀑如玉而得名,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开山,原为“善导和尚净土道场”,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代少康大师开山时,镌阿弥陀佛像居其上,后人于此处建阿弥陀佛殿。阿弥陀佛手结上品上生印,跏趺坐于莲台之上接引芸芸众生,为玉泉寺的镇寺之宝。

息石之右有泉喷溅如玉,故名玉泉,寺名因之而得。泉在唐代即已出名,历代皆有诗词赞咏。北宋诗人赵抃有诗写道“潺潺流水入神清,落涧通池绕群厅。乱石长松三十里,寻源须上玉泉亭。”明万历三十五年知府毛志尹复于泉傍建平厅三间(茶室),并题曰“源头活水”。其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泉虽小,名则远。

玉泉寺在乌龙山腹地,乾冈之下,石城冈之西,居之既高,藏之弥深。从大殿门口南望,城东的北峰塔和城南的南峰塔双塔并立,山峦起伏,犹如青莲开瓣,双塔耸立其间,犹如亭亭玉立的莲蓬,十分秀美。晨昏之时,烟笼雾罩;将雨之日,云缠雾绕;晴日烟岚,雨夕云迷,极富诗情和画意。明人张元电有诗云:

石佛山岩古,茅堂秋草深;

流云栖塔顶,飞絮贴禅心;

高阁悬灯在,危萝碍日沉;

乘间一登眺,留此壮云林。

巍巍龙山千峰秀、九莲朝圣第一景。如此圣地,有如此胜境,众人仰慕的圣师,建立如此的圣寺,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寺院建筑,代有兴废,最后一次修建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毁于1942年日本侵略军之炮击。“文化大革命”中,残存寺宇全部拆除。至1991年,经杭州市政府批准重建,稍复旧观。2009年5月11日建德市政府拨巨资重建,依山就势建成了山门、流通处、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药师殿、弥陀殿、东西厢房、地藏殿、楠木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真可谓“金刹梵宇,竣极云表,日丽飞薨,霞攒彩槛。虹梁雕棋,重兴忉利之宫;钿轴牙签,更演毗尼之藏。”

寺因景显,更以人彰。玉泉寺今天能有如此大的规模,实由因缘具足,国兴佛法兴,盛世才能创立伟业。也仰仗净宗五祖少康大师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所以,在因缘殊胜的当今,应该秉承祖师优秀的传统,重振宗风,使古刹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