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微言宗教”特开设专栏,持续刊发宗教工作“三支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文章。
主动作为
推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中的突出地位,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对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全国佛教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关注、热烈响应。中国佛教协会及地方佛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积极开展面向佛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衷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决心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增进政治认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将重要论述、重要讲话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加深理解,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拥护党对宗教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国家的依法管理。大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自觉维护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团结引领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发挥积极作用。
二、增强法治观念。广泛开展法治学习,认真学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特别是深入学习宗教工作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将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关于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转化为佛教界内部管理规范,增强佛教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助力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践行弘扬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根本精神和不犯国制、不做国贼的重要教诫,自觉履行守法义务,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佛教活动,依法依规管理佛教活动场所、维护合法权益,做守法遵规的好公民、好教徒。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抵制、有力批驳各种邪教和附佛外道,防范化解佛教领域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文化融合。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继续举办传统文化艺术研修班,提升佛教界的中华文化素养,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华文化的光辉成果,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在讲经说法中,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阐释、弘扬知恩报恩、孝亲敬老、诚实守信、乐善好施、慈悲济世、忘我利他等佛教思想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容,推动佛教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在新时代开辟新境界。加强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史研究,深入总结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促进佛教与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合提供思想滋养和智力支持。依法科学保护佛教界管理的文物、传承的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保护、传承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强化自我革新。坚持佛教契理契机的弘法利生原则,深入挖掘、研究、阐释、践行应机施教、方便善巧、随方毗尼等佛教思想和理念,增强佛教界主动作为、自我革新、守正创新的内生动力。持续实施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增强推进佛教中国化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接续性。大力开展全国性讲经交流活动,稳步推进佛教典籍数字化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佛教经典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阐释。继续编辑出版人间佛教思想文库和研究论丛,持续举办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依据法律法规、秉承戒律精神、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健全完善佛教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当代佛教内部管理规范体系。依据佛教教义教规、因应社会发展进步,梳理、调整、扬弃佛教传统礼仪。促进佛教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深入开展“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增强佛教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推动佛教健康传承。
中国佛教协会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系统观念,主动作为、自我革新,推动新时代我国佛教中国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